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0年7月16日,他在一棵野败中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
1964年,袁隆平开始比这个雄性不育系花期提前7天的育种材料。
1964年冬,袁隆平用野败培育的成株材料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种植。
1965年7月,袁隆平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校办农场内种植了43亩的“三系”组合稻田。
1970年12月到1971年1月,袁隆平在海南发现“野败”。
1972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湘洪一号”。
1973年,袁隆平提出了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设想,并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开始进行科学实验。
1974年,袁隆平在海南发现“野败”。
1975年,袁隆平在湖南发现“不育系”。
1976年,袁隆平提出“三系”配套设想并进行选育。
1977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湘洪22”。
1985年5月20日,袁隆平在《光明日报》发表《我的理想和追求——答读者问》。
2006年,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