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客观条件的满足是幸福感的基础。这包括物质条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例如,一个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即使他的主观感受是愉悦的,但是由于他缺乏基本的物质条件,他的幸福感也会受到限制。因此,一个具备幸福感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包括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家庭关系、健康的生活状态等。
其次,主观感受的体验是幸福感的本质。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的一种评价和体验,它源于个体的内心世界。当个体在客观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能够体验到内心的愉悦、满足和宁静时,他就具备了获得幸福感的条件。例如,一个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如果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来克服困难,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愉悦,那么他就具备了获得幸福感的主观条件。
综上所述,幸福感的获得需要具备客观条件的满足和主观感受的体验这两个条件。只有当个体在客观条件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时,他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提高个体的主观感受,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水平。